医美行业今日商机情报(3月22日)
2023-03-22 05:38行研社AI
行业资讯

科普|避免医美“踩雷”,医学美容专家支招:审美可以参考这个方法!

可以用“未来”评估上海市同济医院整形美容外科主任崔海燕教授对医学美容是这样定义的:依据现代医学模式,通过审美与整体设计,使用多元化手段让人们更年轻、更漂亮、更愉悦、更自信、更有活力、更健康、更长寿是医学限制条件下的艺术创作,是人类高品质生活的综合呈现,是医学金字塔顶尖的那个明珠。如当我们发现面部下垂、皮肤松弛、法令纹或鱼尾纹开始出现时,我们就可以求助于医学美容了。
医学美容 海燕 眉间 水平线

伊肤泉&远想生物王璨:营销革新下,数字化营销揭露医美新发展

对此,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曾任职于国内外知名医美厂商、上市公司市场营销及大客户运营负责人职位,现任远想生物CMO的王璨先生,以自身10余年美业品牌营销经验对此类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见解,并且还带来了数字化营销对于医美发展的意义分享。远想生物CMO王璨表示:医美营销的核心思维是消费医疗,即为满足消费者需求。
营销 信任度 CMO
市场动态

虚构“名医” 成都金牛一家医美机构被罚

医疗美容行业近年来蓬勃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虚假宣传的增多。在这种情况下,金牛区市场监管局加大了对医美机构的监管力度,以打击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针对这种乱象,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已经出台了《医疗美容广告执法指南》等文件,开展了医疗美容行业专项整治,从而打击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身为消费者,在选择医疗美容机构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多加留意机构的资质证书,避免落入虚假医生宣传的圈套。
美容 医疗 广告法 广告 荣誉

3·15深度追踪|医美之“乱”不仅有美容针,作坊式美容院“害人不浅”

根据2022年新氧医美行业白皮书,2022年中国医美市场以非手术类医美为主流,医美平台线上交易量高达84%。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也从高决策成本的重手术类医美转向了高频低价的非手术类医美。目前,注射类医美已经占据了三成市场份额,而正规产品的批证却只占个位数。
美容 针剂 水货 医疗器械

医美行业乱象丛生,不仅毁容,客户私密处照片大量流出遭疯传

随着3.15晚会曝光了医美行业的“毁容针”现象以及医美照片和视频的流出,医美行业的乱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医美行业利用女性消费者对美的需求疯狂敛财,但也暴露出虚假宣传、虚假产品等问题。这些让人痛心的问题不仅是医美行业商业道德和伦理的沦丧,也加剧了行业监管的难度。消费者在选择美容医院时应谨慎,了解相关资质,不因为小恩小惠而妥协于医院要求拍摄隐私照片和视频,同时相关职能部门也应加大对医美行业的监管力度。
照片 视频 患者 美容 晚会

暴利的医美,鼓了谁的腰包?

随着市场的日益成熟,我国医美环境已经比过去好了太多太多,但医美行业乱象依然频发,黑医美也同样存在。根据“中国医美行业2022年度洞悉报告”,医美行业市值近万亿,但行业乱象不断,成本为30元的产品售价上万,每10名从业者就有9名是“黑医生”。医美的暴利,终归是属于少数人的狂欢。对于消费者来说,保持理性、多些警惕、多些思考总是没错的。
暴利 机构 针剂 整容

轻医美不“轻”,小心美容变毁容

今年的315晚会点名批评了医美行业乱象,包括玻尿酸致脑梗以及非专业人士注射水光针导致的血管栓塞等悲剧。医美行业蓬勃发展,但背后隐藏着很多风险和陷阱,消费者应该谨慎选择正规机构和资质医生,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风险。医学美容应该是医疗的一种辅助手段,适度的医美可以提升自信,但过度的变化会让人陷入困境。对于自己的容貌和外表,我们应该学会接受和自信,追求自然和谐的美。
美容 血管 勇气 尿酸
公司要闻

医美服务合同,是否适用消法的三倍赔偿?

法律实践中针对医疗美容纠纷是否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争议依然存在。针对此类纠纷,消费者通常请求退还医疗及美容费用,要求赔偿三倍医疗美容服务费用。在案例实践中,是否适用消法规定的主要问题在于医疗美容的性质和目的。一方面,医疗美容服务主要为了美容和形象优化的个人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医疗美容机构多以营利为目的,不同于传统医学机构的社会保障性及公益性。对于该问题,不同的法官存在不同的观点。但就消费者的弱势地位和个人消费目的以及行业的规范发展角度考虑,大多数纠纷仍可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
美容 医疗 权益保护法 假体 经营者

华东医药:Ellansé®伊妍仕®是公司医美业务收入占比最高的...

华东医药回应投资者关于其全资子公司Sinclair的产品收入占比和产品表现问题。Ellansé是公司医美业务收入最高的单品,MaiLi系列新型高端玻尿酸在欧洲市场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并已开始拓展南美市场,为Sinclair公司海外营收取得快速增长带来了积极贡献。华东医药提示投资者关注公司以往及后续披露的定期报告。
投资者 祥云 南美 尿酸

朗姿股份:公司旗下医美机构所使用的设备均为合规的医疗器械

朗姿股份旗下医美机构使用的设备均为合规的医疗器械。公司以“安全医美、品质医美、口碑医美”为经营理念,为顾客提供领先的医疗技术和优质服务。朗姿致力于研究行业前端的医疗技术,旨在打造安全、可靠的医疗美容服务,提升行业的整体水平。
真货 投资者 医疗 肉毒素

一家医美机构违反诊疗规范,被判向消费者退款

南宁市青秀区人民法院发布两起医疗美容消费纠纷案例。一起案例中,一名消费者起诉一家医疗美容机构,要求退还全部款项。南宁市青秀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该机构诊疗活动违反了有关规定,构成严重违约,最终判决该机构退还消费者73684元。而另一起案例中,消费者则因无法证明医疗美容机构违约而被驳回诉讼请求。法院提醒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审美观,选择正规的医疗美容机构,核实医护人员资质,并保留相关证据材料,权益受到侵害时及时维权。
美容 女士 手术 青秀区

北京黄寺医美杜太超:人间最美四月天,正是“CAW”好时节

杜太超,名冠中国医美圈的美容外科专家,有着二十多年黄寺医美标签。他认为,医美是生命的高层次追求和社会进步的折射,而术式灵活、创伤小、切口隐蔽、局麻操作、提升范围广的“CAW”医美艺术是他的艺术灵魂。在他看来,医美精神不应该泛滥,而是需要唤醒医美行业的新的创造“秩序”,将带给求美者和医生在双向创作中的一种真正审美体验。他的“CAW”小切口拉皮除皱术式可以达到长效性和广泛的信任,让求美者找回青春,不是梦。
切口 拉皮 除皱 局麻

“再生新锐”幽抚兰APHRANEL亮相BPIC-万柚医美产品创新大会完美收官

幽抚兰APHRANEL参加2023BPIC-万柚医美产品创新大会,创始人兼CEO林光明在演讲中详细介绍了再生“微球”的最新科研成果及临床表现,而全国销售总监谢孟女士则结合新品“魔颜少女瓶”,分享了再生品类市场的新打法和机构运营新思路。该会议聚集了行业内杰出医生、行业代表和精英,探讨医美产品再生类材料现况、展示技术、分析趋势、碰撞思想,共同发现探索。幽抚兰APHRANEL持续深耕抗衰领域,为年轻赞美而不断创新,期待与更多伙伴一起同行,共赴理想新医美。
应邀出席 新思路 理想 大会

47岁的秦海璐见到刘晓庆也变了脸,网友称医美的末日是蔡明

秦海璐47岁因为整容引发网友热议。画面中,秦海璐的脸看起来有些肿胀,与其以前的自然美相去甚远。网友们称她的脸像馒头,医美技术明显,让人吓人。但照片处理后的效果却很精致,形象也更加优美。对于秦海璐的整容,网友们各有看法。总之公司要闻里的秦海璐因整容而引发的争议可不少。
秦海璐 刘晓庆 钻石 有点

突发医美于文红情感陷丑闻!传小20岁外国老公与4000中国姑娘有染

医美创始人于文红被曝与外国男友罗兰有关的丑闻,罗兰被身边人爆料与4000中国女性有染。此次事件引发众多网友的关注与谩骂。于文红此前因偷税被罚8800多万,受到社会谴责与法律制裁。此次事件再次引发舆论对于企业家正确价值观的讨论。截至目前,于文红尚未对此事做出回应。
罗兰 男友 生活费 有染 女性
政策导向

医美合规观察|11部门查处违法广告1759件:医美广告合规困境如何突破?

该文章涉及到国家对于医美广告的监管政策及其困境。虽然国家整治医美广告起到了规范行业和保护消费者的作用,但是部分公司的不规范行为也暴露出监管存在困境。此时,行业需要不断改进和加强监管机制,以促进医美行业的健康发展。
咨询师 美容 广告 权益保护法 医疗

湘西州卫监局:“非法医美”零容忍 蓝盾卫士在行动

为进一步规范医疗美容行业执业行为,湘西州及八县(市)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于1月3日至3月17日开展医疗美容机构专项监督检查。监督检查共覆盖全州的28家医疗美容机构,并对机构及人员资质、医疗美容项目、药品及器械管理、医学文书、医疗广告审查等方面开展检查。此次专项整治实施了行政处罚5起,其中包括无证行医、使用非卫生、医疗质量安全、传染病防治等案件。下一步,湘西州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机构将加大监督力度,建立常态化监管长效机制,促进全州医疗美容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美容 医疗 监督 湘西 全州

医美究竟免不免税?

公司咨询医美服务是否属于免税医疗服务。这位墨子税道分享增值税免税政策对医疗机构的定义和医疗服务的规范。根据2016年财税文件的规定,免税医疗服务必须由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机构提供,医疗服务需要按照地(市)级以上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卫生主管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制定的医疗服务指导价格提供服务。墨子老师提醒服务商如能符合上述规定,可享受免征增值税政策。
医疗机构 墨子 增值税 医疗 个税

整顿行业乱象 南京开展医美用药品和医疗器械专项整治行动

南京市对医疗美容机构开启专项整治行动,严格检查肉毒素、热玛吉、玻尿酸等药品和医疗器械的质量管理落实情况,强调采购、储存和使用记录等全过程的规范要求。检查中发现,一些机构存在药品储存不规范、采购时未审核供货方资质等问题,责令限期改正并实行跟踪复查。此外,还发现一家医美机构存在刻意误导消费者的违法行为,已经立案查处。按照药品管理法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要求,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将继续加强对医美机构的监管,消除医疗器械安全隐患,促进医疗美容行业健康发展。
美容 医疗器械 药品 医疗 精彩图片
加微信免费看全部
订阅成功
免费订阅 更多行业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