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美行业今日商机情报(4月14日)
2023-04-14 05:37行研社AI
公司要闻

华东医药:2022年归母净利同比增8.58%至24.99亿元,医美板块收入增...

华东医药公布2022年度财报,营收增长9.12%至377.15亿元,归母净利润增长8.58%至24.99亿元。同时,公司拓展了创新药物原料、大健康产品原料等新业务,全年合计实现销售收入5.1亿元,同比增长22%。医美板块整体保持快速增长,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9.15亿元,同比增长91.11%(剔除内部抵消因素)。
华东 CSO 金红利 销售收入 合计

熊黛林鼻孔朝天极不自然,疑医美失败,网友:你真老了本人气愤回应

女艺人熊黛林在个人社交网站上分享美容视频,并晒出素颜照片,引起网民关注。熊黛林透露自己为了去除色斑曾到美容院进行祛斑,并分享全过程和护肤心得。尽管素颜照片有淡淡的色斑和突出的鼻子,但网友对她的气质和外貌展现出高度的赞赏。
女艺人 网友 色斑 美容 好身材

石家庄美天医美应邀参加2023艾尔建美学超级品牌日,荣膺“三正规...

医美行业代表石家庄美天医美参加2023艾尔建美学超级品牌日盛会,荣获艾尔建美学三正规实践之星奖。本次盛会以“奔赴山海”为主题,围绕运营、医生和咨询等分会场,邀请行业大咖分享美学变迁、启迪美学灵感和探索美学未来。石家庄美天医美被中国整形美容协会认证为“AAAAA级医疗美容医院”,标志着其在内部管理、临床技术、医疗质量、服务质量等方面已有明显提升。美天医美秉承“让求美者放心安全的变美”的宗旨不断提升技术水平,促进医美行业的正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美学 石家庄 金平 分会场 盛世
政策导向

医美行业要向内开刀、主动“整容”

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6件医疗美容领域违法犯罪典型案例。该通报揭示了医疗美容服务的安全隐患及市场乱象,并提出建立长效机制和规范行业监管的建议,呼吁医疗美容从业者诚信经营、依法执业,重视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此前,市场监管总局等18个部门共同出台的《进一步提高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行动方案(2022-2025年)》提出,要加强医疗美容综合监管执法。这意味着医疗美容行业将迎来更加严格的监管和管理。
美容 医疗 消费者 纠纷 骗局

“3·15”曝光的2家医美企业均为非营业状态,提醒:不要盲目被...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闻大翔表示,卫生健康行政主管部门将采用基于医疗机构信用评级的分类监管模式,着力构建“医疗机构自我管理、医美行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大众监督”全方位监管体系,以提高医疗质量。此外,上海卫生行业投诉举报平台与市民热线12345合并,市民可便捷反馈问题。针对2023年3•15晚会曝光的“美博会”涉医疗美容等涉嫌违法违规行为线索,上海市迅速组织开展调查处置,严厉打击非法医美等违法行为。医疗专家提醒广大市民,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和专业医务人员,不要盲目听从广告宣传,接受医美服务前要全面了解医美项目的风险及可能的并发症、后遗症,客观理性作出选择。
美容 医疗 医疗机构 卫生 监管

安徽省庐江县汤池市场监管所强医美行业监管 守护“美丽”消费

安徽省庐江县汤池市场监管所开展医美行业专项治理行动,重点检查医疗美容机构的证照是否齐全,药品医疗器械的购销过程是否符合法规,是否存在虚假宣传、广告等违法行为。此次治理旨在规范医疗美容市场,加强监管,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截至目前,共检查美容机构15家,出动执法人员31人次。
美容 注射用 医疗 汤池 庐江县

最高检披露多起医美案例警示消费者理性选择医疗美容服务

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一批检察机关依法惩治医疗美容领域违法犯罪典型案例,集中披露了医疗美容领域的主要犯罪方式,揭示了医疗美容的常见风险隐患,警示消费者理性选择医疗美容服务。全国检察机关聚焦医疗美容领域突出问题,会同市场监管等部门积极推进专项整治,依法严厉打击医美领域虚假广告、非法行医、制假售假、商标侵权、走私、价格欺诈等违法犯罪活动。
美容 医疗 手术 医疗事故 消费者

医美行业重在诚信经营

中国检察机关发布典型案例,强调加强医疗美容行业规范监管,重视消费者权益。医美行业存在的乱象问题,主要来源于医美机构管理规范不足、就医者法律和风险意识缺乏,监管部门监管力度不足。中国市场监管总局等18个部门推出《进一步提高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行动方案(2022—2025年)》,明确要求加强医疗美容综合监管执法。医疗美容行业的经营者应当严守行业底线和法律红线,内部管理也需提升,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美服务。
美容 医疗 消费者 纠纷

安乡:政企同心 做大做强体育健康与医药医美产业链

4月12日,湖南省安乡县委书记王先波主持召开体育健康与医药医美产业链座谈会,听取企业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王先波强调,要提供‘保姆式’服务,加大奖励和扶持政策,倡导本土企业产品的使用,助力企业健康发展。企业家要有信心发展壮大公司,注重自身管理,在产品质量、科研创新和品牌打造上下功夫,提高市场竞争力。相关部门还应精准对接,政企同心,延链补链强链,对症施治,促进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体育 产业链 医药 招商 园区
行业资讯

厦门一医美门诊部因欺诈消费者被判退一赔三

因与该门诊部就赔偿事宜协商未果,小芸遂以欺诈为由诉至思明区法院,要求退还服务费20万并支付三倍赔偿金,同时主张精神损害赔偿等其他费用。思明区法院审理后认为,本案中该医美门诊部明知聘请的外国医师崔某未取得《外国医师短期行医许可证》,仍允许崔某为小芸进行美容手术,并伪造病历,其行为已对小芸构成欺诈,小芸有权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主张退一赔三。
医师 门诊部 外国 行医 手术

假体隆鼻术后一年发生移位,医美公司因存在过错被判承担全部责任

一审庭审中,某医美公司认可星*美容公司系代其向孙某开具发票。孙某为此产生挂号、检查费共计643元。一审审理一审法院认为,案涉假体植入隆鼻术等经医学会鉴定属于四级医疗事故,医方承担完全责任,故某医美公司应承担孙某全部经济损失。孙某主张返还整容费37000元、修复治疗费4648元,理由正当,一审法院予以支持,孙某因本案鉴定垫付的鉴定费4000元,亦应由某医美公司承担。
手术 一审 医疗事故 假体 治疗费
技术创新

【医聊科普】科学光电医美 无惧敏感肌肤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皮肤科、激光美容科团队进行了长期的光电治疗研究,发现光电治疗不会增加皮肤敏感性,且对敏感性皮肤反而有治疗作用。对于没有表皮损伤、表面不结痂的光电治疗,皮肤敏感性在术后的早期和满1年时都没有改变。对于剥脱性激光,皮肤敏感性起初会升高,但经过一周后会恢复。研究团队提出,光电治疗后做好皮肤屏障修复和日常护理至关重要,同时敏感肌的患者在选择光电治疗项目和时机上应尤为谨慎。
皮肤 屏障 敏感性 激光 皮肤科
市场动态

一夜回春的女明星们,究竟调整了哪里?医美干货!

如今随着选秀节目的风靡,许多出道的女明星开始注重自身颜值的提升,而填充作为一种便捷有效的手段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然而,过度填充难免会导致脸颊肿胀怪异,对此,女团选秀中的孔雪儿提出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首先进行光电提拉项目,使整个脸的走向向上,然后考虑取出过于肿胀的填充物。若再配合健身减肥的方法,效果更佳。对于尝试医美的女孩,需记住谨慎填充,切忌过度。
女明星 雪儿 发面 脸颊

评论|遏制医美乱象,需要消费者健康素养的提升

近年来,医疗美容行业乱象丛生,事故频发,引起关注。黑猫大数据中心统计,自2018年起,黑猫投诉平台收到的医疗美容行业投诉不断增长,其中2022年度投诉量超过7800件,除了对于医美效果及身体损害等造成的投诉,涉及经济欺诈行为的投诉也在增加,比如所谓的“美容贷”。政府监管部门出台相关政策,加强监管,并进行宣传,以实现对行业的依法依规管理。消费者要提高健康素养,选择正规医疗美容机构,并保留好就诊记录、付费凭证、合同协议等材料,以备发生纠纷或医疗事故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消费者医疗美容健康素养的提升也有赖于相关科普工作的跟进。
美容 医疗 尿酸 科普

医美过度多心酸,有人一脸塑料感,有人鼻子一捏就塌

随着医美产业的发展,涌现出了许多黑心医疗机构和从业者的违规操作,给消费者造成了身体和心理的伤害,并且也对整个行业带来了负面影响,导致医美市场存在着一些乱象。建立更加完善的法规制度、行业标准和设施技术升级,是规范医美市场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从业人员技术水平和经验的关键。未来医美市场应以符合患者需求的标准为依据,并不断推进互联网医疗和科技创新,提升医疗服务和效率,以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提高消费者对于医美行业发展的认知以及对于市场的信心,重塑行业的信誉和形象。
乱象 过度 行业标准 病人 行业
加微信免费看全部
订阅成功
免费订阅 更多行业情报>